提高新栽苹果树成活率的关键措施
(1)充足供应水分。1)栽前处理。*,选择土层深厚、交通便利的平地建园,*好有灌水条件。*,根据当地灌溉条件,合理调整定植水水量,有灌溉条件的地块以大水漫灌为宜,无灌溉条件的地块一般每株浇定植水不少于50千克。栽植后至夏收前,根据墒情适时补水。第三,合理间作套种。合理间作不但能提高幼园土地利用率,保证前期收入,还可以培养地力,达到以短养长促长的目的。对已有小麦间作物的果园*进行扩盘,宽度1~1.2米。果园株间、行间,*选择不与苹果树竞争肥水的作物,如豆类、块茎类低秆作物、瓜类以及蔬菜类等经济作物,且营养带在1~1.2米。第四,苗木栽前处理能有效促进苗木根系生长发育,提高幼树水肥吸收利用率,具体措施如下:(1)对苗木受损根系适当修剪,促发新根;(2)远距离运输和假植等方式会造成苗木轻度失水,应在栽植前用清水浸泡6~10小时左右;(3)用生根粉3号50~100毫克/千克溶液浸根;(4)泥浆浸根:用磷肥泥浆(1.5千克过磷酸钙,加水50千克,加细黄土10千克充分搅拌)浸根30分钟。
2)栽后保水。苹果幼树栽后保水分为地面保水和地下保水。*,地面保水。待定植水下渗后,用宽70或100厘米的地膜覆盖树行间。有关研究表明,覆膜可提高土壤含水量2.9%~7.73%,并且在春季可提高地温2.03~5.83℃,促进根系生长,提早发芽,可提高成活率27%~35%。*,苗干保水。(1)树体覆膜。栽后苗干套塑料膜袋作为新建果园树体保水的新兴技术,能*提高幼树成活率,增加生长量,为苗木发芽创造*适环境,减缓前期干旱、大风气候对苹果苗干生长的影响。具体操作方法如下:将农膜人工或机械加工成宽5厘米、长于苗高或定干高度的袋子,一端封口。苗木栽植后沿一端开口套下,芽萌发后再去除膜套。在2017年新建苹果园中,由于苗木出现失水现象,我们对145亩新栽苹果园采用此技术。3月10日栽树,3月26日部分幼苗已开始萌发,相较于未套袋苗木提前7天发芽;成活率达到98%,比未套膜袋提高25%。8月初统计数据显示,套袋苗木平均新梢生长量达到69厘米,比对照增加30厘米。(2)缠地膜。若无条件进行树干套袋,可用地膜条包缠苗干,发芽时及时破除地膜。(3)油漆涂干。定植后对苗干涂抹油漆或动物油,可防止水分散失及病虫害侵染。
(2)栽植*苗木。选择合格苗木。不用速生苗,选择*苗。要求苗木侧根数达到15条以上,侧根基部粗度0.25厘米左右,长度20厘米以上,分布均匀,根系发达。苗高100~150厘米为宜。要求苗木整形带内有6个以上饱满芽,苗干粗度(嫁接品种基部)1厘米以上,接口部位愈合良好,无干桩(干桩处易发生腐烂病),树体无病虫危害,无皱皮失水现象。
(3)重茬园改良。1)倒茬休耕。重茬园*休耕或轮作其他作物3年以上,每年至少深耕2次,可通过将原定植坑土壤撒于行间的方式进行暴晒,起到土壤改良、降低重茬障碍的作用。
2)客土改良。在新定植穴内,以60厘米×60厘米×60厘米作为标准,换用客土改良土壤。
3)土壤消毒。定植穴内土挖出后,经冬季风化再回填,回填时用*300倍液向回填土喷雾,喷洒后用地膜覆盖土壤15天,可杀死线虫及各类病菌。
4)苗木消毒。栽植前,用多菌灵1000倍液喷洒或浸泡苗木10~20分钟,然后用清水冲洗根部,可有效清除苗木病原物。
5)精细栽植。挖定植沟(穴)时撇开原位置,开深80厘米、长100厘米、宽100厘米的定植穴或深80厘米的定植沟,填秸秆2层,每穴施基肥15千克(混合1千克磷肥和0.5千克赛中28)。栽植在处理后的定植坑,能够*提高苹果苗木成活率,增加生长量。
北方果树适生区一般气候干旱、浇水不便,易造成果园缺水现象,因此对于新建园内的幼树,一定要保证在栽植前后有足量的水分供应,并通过适当处理提高根系吸水保水能力。同时,注重建园幼树质量,选择*苗木进行栽植,并大力改良果园土壤,减缓重茬障碍,提高树体水肥利用效率,保证新建苹果园果树的成活率。